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儒家文化对徽商的一次贡献:《徽州人文读本》序
作者: 聂造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书评  《徽州人文读本》  儒家文化 
描述:羽中和子桐两位少兄要我给《徽州人文读本》作一序言,这可给我出了大难题。本人从未作过序,又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迟迟无法下笔。后来,灵机一动。买了几本书,专读序言。于是,领悟到了一些作序的真谛,初步总结有三种情况可循:[第一段]
徽商与徽州人的宝贝
作者: 李传玺  来源:现代工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徽商与徽州人的宝贝》  李传玺  随笔 
描述:在徽州古民居,你会看到这样一副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如今这副对联已刻成红木镇纸,成为到皖南旅游人的最佳纪念品。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这副对联呢?不仅在于它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氛围中.敢于将营商与读书对等,还在于它道出干任何事“效好便好”、“知难不难”的生活观与价值观。人们在欣赏它时,常常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它近乎“猫论”。
扬徽商精神 促安徽崛起
作者: 文海英  来源:管理世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传福  巨额财富  经济发达省份  徽商  经营实力  徽州人  抢抓机遇  资本转移  产业集群优势  跨越式发展 
描述:扬徽商精神 促安徽崛起
话说徽商:谈徽商公关艺术及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作者: 王成娟  来源:公关世界(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管理智慧  徽商  贾而好儒  现代企业  公关艺术  徽州人 
描述:徽商之所以能异军突起,与古徽州人贾而好儒,善于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经营管理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歙县——徽商的两条街
作者: 吴若峰 李晔  来源:旅游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皖南山区  徽州人  歙县  新安江 
描述:发源于皖南山区的率水、丰乐河、练江在歙县汇合而成后始称“新安江”。可以说新安江起始于歙县,一代代徽商的发财之路便是起始于歙县和新安江。这条徽州人的“母亲河”将“前世不修”的徽州人带出徽州,又将无数的富甲天下的徽商带回徽州,徽商成就了繁荣一时的歙县,于是也就有了斗山街和渔梁街。
徽商故里大酒店联集锦
作者: 黄白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徽商  地方文化  徽州人 
描述:1、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楼“新安堂”内联)释:明清时期的徽州是富贵华丽之乡。徽商驰聘商场数百年。甚至掌控着全国的经济命脉,实是得了徽州这一方山水的灵气。齐云山古称白岳
徽商文化之“勤”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勤俭精神  谋生  创业  文化传统  “勤”  徽商文化  徽州人  吃苦耐劳 
描述:出于谋生的需要,徽州人不得不从小背井离乡,外出创业,“生在徽州,前世不修,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成为其真实写照。漂泊四海的经历和行贾艰险使得徽商们秉承着族人“能寒署,恶衣食”文化传统和经商创业必须具备的吃苦耐劳的勤俭精神。
陈传席:徽商与新安画派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与投资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勤俭精神  谋生  创业  文化传统  “勤”  徽商文化  徽州人  吃苦耐劳 
描述:陈传席:徽商与新安画派
徽商精神从何而来?
作者: 王世华 黄豆芽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徽州人  走出去  徽商精神  大自然  农业文明 
描述:徽州山水,现时看来是山清水秀,满目心旷神怡,可对几百年前的徽州人来说,这大自然的“恩宠”。可是穷山恶水,是农业文明的匮乏与贫穷,是妨碍人们走出去的天然阻隔。
石涛与徽商的书画往来
作者: 天星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宣城  徽商  石涛  徽州人  经济史  书画  黄山 
描述:徽商是明清经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群体。远离黄山的徽州人长期在外行商,有的数年不归,但故乡永远是他们心中魂牵梦绕的地方。于是,很多徽商都喜欢请人绘制黄山图,以寄托乡思。1666年,24岁的石涛刚刚移居宣城,就与客居宣城的吴惊远交好,这一交就是半辈子。后来,他还和吴惊远的父亲吴尔纯、吴惊远的儿子吴承夏成为朋友,并有书画往来,可谓"与君父子交三代"。石涛在宣城住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