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居住建筑的“园”与“院”: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园与晋商大院居住空间的文化思考
-
作者:
刘慧敏 来源:同济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居住建筑 民居兴造 江南文人园 晋商大院 明清时期 居住空间 传统文化
-
描述:一直以来,合院式住宅是传统民居的代表,其核心是蕴含着儒家礼制精神、供主人生活起居会客的“院”空间。同时园林建筑体现了丰富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一个模写自然山水以供主人宴乐宾朋,寄发人生理想的“园”空间。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公共空间这个意义上说,“园”与“院”都是属于传统居住建筑范畴的。“园”与“院”并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儒二重性,而士阶层是传统文化的承担者,必然成为民居兴造过程中的“能主之人”。本文从抽象的文化观念到具体的空间形态的形成出发,以原型研究和符号学的分析方法讨论“园”与“院”的组成要素及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含义。 士商互动是明清时期一个具有非常意义的社会转变,因此从兴造主体性的角度来思考,江南缙绅与晋商都是士阶层的不同演变,其所共有的封建正统文化基础是“能主之人”的考察前提。同时,明清时期江南文人造园活动兴盛,晋商也开始大规模的修建住宅。因此,“园”与“院”的具体研究对象为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园和晋商大院。 传统文化自先秦以来就出现了符号学思考的趋向,利用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江南文人园与晋商大院中的建筑符号及其意义,建立“园”与“院”的空间图式,并分析传统文化的道儒精神对“园”与“院”空间图式的形成的决定性影响。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专著的出现,民居营造呈现出工艺化现象,其背后隐藏了“主人”、“能主之人”和匠人三方面的关系。“主匠兴造”是一种特殊的民居营造方式,论文通过江南文人园和晋商大院的实例研究,探讨明清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兴造主体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与其自身所认识的理想空间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工匠的技术文化对建民居工艺化发展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