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模式研究
-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来源:亚太经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GTAP模型 自贸区 欧亚经济联盟 非关税壁垒
-
描述:削弱美国在整个欧亚大陆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层面。经分析发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础良好且优势互补,贸易潜力巨大;双边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扩大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福利状况;削减关税壁垒的空间和作用有限,降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或将成为推动双边贸易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
丝绸之路(1)
-
作者:
无 双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亚大陆 中国历史 丝绸之路
-
描述:——没关系,就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始我们的旅程吧。准确地说,“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路,而是一张道路网络,是穿越山川沙漠,连接欧亚大陆之间的商路。“丝绸
-
丝绸之路(3)
-
作者:暂无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版)(上旬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亚大陆 中国历史 丝绸之路
-
描述:丝绸之路(3)
-
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
-
作者:
西阳 来源:小学生之友(中)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亚大陆 中国历史 丝绸之路
-
描述: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丝绸之路吗?为什么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呢?这还得 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说起. 话说当时的汉武帝刘彻为了跟西域的邻居——大月氏搞好关系,一同对付一个叫“匈奴”的国家,决定派人前去考察.这时一个叫张骞的壮士主动请缨
-
“看不见的”丝绸之路
-
作者:暂无 来源:环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亚大陆 中国历史 丝绸之路
-
描述:“看不见的”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组诗)
-
作者:
叶舟 来源:星星(诗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亚大陆 中国历史 丝绸之路
-
描述:推荐语叶舟的写作见证了近二十年来当代汉诗在西部这块土地上的流变与重生,在他雄心勃勃的笔椽之下,一种以敦煌文化为中心的诗学图景终于抖落蒙尘,再次以鲜活的音画色彩出现在了世人面前。雄浑与澄澈并举,高迈与细腻交织,在看似泥沙俱下的表象之下,叶舟以这种一意孤行的写作方式向前掘进。他的诗,与其说是对过往时光的追怀,不如说是对我们锈坏心灵的修复。孤绝的意志,清洁的灵魂,
-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建设研究
-
作者:
高志刚 王彦芳 刘伟 来源:国际贸易问题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国 局部均衡模型
-
描述:文章通过向心趋势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及中国参与后其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可有效地促进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进程。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现有合作平台对于区域内
-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下的中俄关系
-
作者:
雷建锋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俄关系 欧亚经济联盟 “丝绸之路经济带”
-
描述:中俄两国已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双边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形成地区命运共同体,对发展两国经济关系、巩固两国政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二者
-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引领对欧亚地区经贸合作
-
作者:
王开轩 来源:理论视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亚地区 经贸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
-
描述: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合作倡议,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为特色,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提出4
-
“一带一路”引领中亚丝绸之路复兴
-
作者:
穆哈默格尔蒂·塞尔达洛夫 马克赛特 来源:开发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卡里莫夫 中亚 乌兹别克斯坦 欧亚大陆 丝绸之路 国家独立 20世纪90年代 布哈拉
-
描述: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国为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为重要推进地区,以区域内外通道的建设与利用为实施手段和路径,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从最初的One Belt One Road(OBOR)到现在的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并认为世界上不只是一条带和一条路,而是应该有很多条带和很多条路。因此,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和带的建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作为推动中国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新思路,其战略重点是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的推进会将中国经济增长扩展到沿线的国家,并可能产生更适用于新时期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新思路: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2016年11月10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举办的“2016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探索“一带一路”倡议的模式及其与现有的全球治理格局的内在联系,寻求中国和其他合作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保持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来自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联合国官员、发展专家、智库学者和企业领袖出席本次会议,就“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探讨‘一带一路’发展红利”“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共同愿景”“互联互通和可持续性”三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专题讲座。本组笔谈,编辑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董誉文出席会议并组稿。得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先生的大力支持。董女士约请与会的三个沿线国家,分别是蒙古、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的相关专家,是其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的成果及其观点的荟萃,以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