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至16世纪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重新阐释丝绸之路和文艺复兴
-
作者:
李军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跨文化交流 欧亚大陆 地理学家 《中国》 16世纪 重新阐释 “丝绸之路”
-
描述:“丝绸之路”的初心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他的名著《中国》第1卷中发明了“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sse)概念。他在双重
-
东方学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
作者:
刘进宝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李希霍芬 《中国》 丝绸之路 东方学
-
描述:19世纪初,在以法、英为主的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东方学。在"东方学"兴起的时候,我国正面临着清季以来的西北边疆危机。学术界"经世致用",产生了"西北史地学",同时还出现了敦煌学、丝绸之路学等。丝绸之路的提出或"丝路学"的产生与"西北史地学"不同,它是在近代中亚探险的背景下由西方学者提出的,是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产物。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叙述和记载,主要是利用前人的记述,尤其是亨利·裕尔的《契丹及其通往那里的路》。将"丝绸之路"置于东方学的视野下加以考察,一方面说明它是在西方对东方占领背景下的产物,另一方面说明,"丝绸之路"的提出或"丝绸学"的研究,与东方学一样,都有其科学价值。
-
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李希霍芬 《中国》 丝绸之路 东方学
-
描述: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9月,是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历史上设立的第一个直属科研教辅机构。校党委书记廖深基教授兼任研究院院长,倪学新担任常务副院长,姚忠亮、黄清贵、杨建辉、魏宏斌担任副院长。
-
八千里路云和月——北京大学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
作者:
黄珊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相互交流 北京大学 大学教授 概括性 《中国》 丝绸之路 考古研究
-
描述:中国与欧、亚、非三大洲很早就开始发生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是东西方之间交往路线一直没有概括性的名称。1877年,柏林大学教授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他的地理学名作《中国》一书首次提出“Seidenstrassen”(丝绸之路)一名。
-
13至16世纪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重新阐释丝绸之路和文艺复兴
-
作者:
李军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跨文化交流 欧亚大陆 地理学家 《中国》 16世纪 重新阐释 “丝绸之路”
-
描述:“丝绸之路”的初心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他的名著《中国》第1卷中发明了“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sse)概念。他在双重
-
东方学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
作者:
刘进宝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李希霍芬 《中国》 丝绸之路 东方学
-
描述:19世纪初,在以法、英为主的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东方学。在"东方学"兴起的时候,我国正面临着清季以来的西北边疆危机。学术界"经世致用",产生了"西北史地学",同时还出现了敦煌学、丝绸之路学等。丝绸之路的提出或"丝路学"的产生与"西北史地学"不同,它是在近代中亚探险的背景下由西方学者提出的,是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产物。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叙述和记载,主要是利用前人的记述,尤其是亨利·裕尔的《契丹及其通往那里的路》。将"丝绸之路"置于东方学的视野下加以考察,一方面说明它是在西方对东方占领背景下的产物,另一方面说明,"丝绸之路"的提出或"丝绸学"的研究,与东方学一样,都有其科学价值。
-
八千里路云和月——北京大学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
作者:
黄珊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相互交流 北京大学 大学教授 概括性 《中国》 丝绸之路 考古研究
-
描述:中国与欧、亚、非三大洲很早就开始发生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是东西方之间交往路线一直没有概括性的名称。1877年,柏林大学教授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他的地理学名作《中国》一书首次提出“Seidenstrassen”(丝绸之路)一名。
-
丝绸之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通道 中文文献 欧亚大陆 地理学家 《中国》 丝绸之路 名称
-
描述:丝绸之路,我们多么耳熟能详的名称。 其实很久以来,这条横贯欧亚大陆、承接东西往来的大通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名称。特别是在早期的中文文献里,根本看不到相关的称谓。直到1877年,因为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多卷本名著《中国》,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