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悬泉汉简 汉代 丝绸之路 敦煌
-
描述:本文依据考古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论证汉代丝绸之路涉及的西域胡商与物品交流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体现了以官方使节与民间客商混合为代表往来的难得细节,不仅对汉代丝绸之路作了再认识的回应,还指出出土文献既有不可替代的证据珍稀性,又有碎片化疏漏的局限性。
-
丝绸之路研究永远在路上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时期 中南半岛 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 东南沿海 特色档案建设 海南
-
描述:丝绸之路是一条沧桑之路,在古代交通条件艰苦卓绝的状况下,来回去往都非常不容易,除了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外,还有战争拦截强盗抢掠,一段一段的廊道需要以时间"年月"来度量,而不是以"里程"来衡量,丝绸之路并不是飘逸的丝带和迷人的曲线,更不是驼铃声声、牧歌回响的浪漫之旅,而是一条人类涉足生命禁区的跋涉之路。对两千多年来的丝绸之路同样需要重新回溯,用坚实的积累进行一系列挑战性问题的研究。
-
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悬泉汉简 汉代 丝绸之路 敦煌
-
描述:本文依据考古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论证汉代丝绸之路涉及的西域胡商与物品交流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体现了以官方使节与民间客商混合为代表往来的难得细节,不仅对汉代丝绸之路作了再认识的回应,还指出出土文献既有不可替代的证据珍稀性,又有碎片化疏漏的局限性。
-
丝绸之路研究永远在路上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时期 中南半岛 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 东南沿海 特色档案建设 海南
-
描述:丝绸之路是一条沧桑之路,在古代交通条件艰苦卓绝的状况下,来回去往都非常不容易,除了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外,还有战争拦截强盗抢掠,一段一段的廊道需要以时间"年月"来度量,而不是以"里程"来衡量,丝绸之路并不是飘逸的丝带和迷人的曲线,更不是驼铃声声、牧歌回响的浪漫之旅,而是一条人类涉足生命禁区的跋涉之路。对两千多年来的丝绸之路同样需要重新回溯,用坚实的积累进行一系列挑战性问题的研究。
-
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1)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遗产与保护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钱币 文化交流 阿拉伯 中华文明 丝绸之路 新疆
-
描述: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1)
-
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Ⅱ)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遗产与保护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多元文化 丝绸之路 文明交流
-
描述:"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长距离贸易的交通古道,也是人类历史上线路式文明交流的脐带,与世界历史发展主轴密切相关,根据一个世纪来中国疆域内出土的考古文物,叙述了历史文物的新收获、新资料,唤醒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鲜活记忆,人们可以从各类文物中体悟古代东西交通的交流,也从不同角度关注二千多年来的文化传播,驿站网络畅通,商人积极贩运,商品种类丰富,宗教信仰传入,移民聚落增多,互通婚姻融化,最初的商业之路早已变成了各民族文明延伸的长廊,经过碰撞、交锋最后走向包容、融合,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全世界对它的肯定。
-
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I)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遗产与保护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多元文化 丝绸之路 文明交流
-
描述:“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长距离贸易的交通古道,也是人类历史上线路式文明交流的脐带,与世界历史发展主轴密切相关,根据一个世纪来中国疆域内出土的考古文物,叙述了历史文物的新收获、新资料,唤醒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鲜活记忆,人们可以从各类文物中体悟古代东西交通的交流,也从不同角度关注二千多年来的文化传播,驿站网络畅通,商人积极贩运,商品种类丰富,宗教信仰传入,移民聚落增多,互通婚姻融化,最初的商业之路早已变成了各民族文明延伸的长廊,经过碰撞、交锋最后走向包容、融合,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全世界对它的肯定。
-
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Ⅰ)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遗产与保护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多元文化 丝绸之路 文明交流
-
描述:"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长距离贸易的交通古道,也是人类历史上线路式文明交流的脐带,与世界历史发展主轴密切相关,根据一个世纪来中国疆域内出土的考古文物,叙述了历史文物的新收获、新资料,唤醒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鲜活记忆,人们可以从各类文物中体悟古代东西交通的交流,也从不同角度关注二千多年来的文化传播,驿站网络畅通,商人积极贩运,商品种类丰富,宗教信仰传入,移民聚落增多,互通婚姻融化,最初的商业之路早已变成了各民族文明延伸的长廊,经过碰撞、交锋最后走向包容、融合,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全世界对它的肯定。
-
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全球史评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丝绸 文化传播 粟特 东西交通 中国记忆 商业世界 商品种类 胡商 十二个 民族文明
-
描述:本文根据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出土的考古文物,分十二个章节叙述了这些历史文物的新收获、新资料,唤醒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鲜活记忆,人们可以从各类文物中体悟古代东西交通的交流,也从不同角度关注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传播,驿站网络畅通,商人积极贩运,商品种类丰富,宗教信仰传入,移民聚落增多,互通婚姻,最初的商业世界早已变成了各民族文明延伸的长廊,经过碰撞、交锋、包容最后走向融合、多彩,这是人类文明的基本框架和理想样貌,并得到了全世界对它在历史长河里作用的肯定。
-
天马与骆驼——汉代丝绸之路标识符号的新释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骆驼 汉代 丝绸之路 天马
-
描述:敦煌悬泉汉简的记载和河西出土文物透露了汉代重视天马轻视骆驼的原因。汉代张骞通西域后,骆驼被逐步引进汉地,其作为外来“奇畜”不为人知与熟悉,也缺少相应精湛造型的艺术品,与唐代出现的大量骆驼文物相比,汉代骆驼文物寥寥无几,因而汉代人们梦幻的天马成为真实的外来引进物种,代替真实的骆驼成为了充满想象的神奇动物。可见汉代丝绸之路真正的标识符号应是天马而不是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