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优势——“明清徽商与两淮盐业”研究之二
日期:1994.01.01 点击数:3

【类型】会议论文

【题名】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优势——“明清徽商与两淮盐业”研究之二

【作者】 张海鹏

【关键词】 话本小说 徽商形象 明代 创作思想

【召开年】1994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摘要】“鹾客连樯拥巨资,朱门河下锁葳蕤。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这首《扬州竹枝词》里的几句话,是描写那些“拥巨资”的盐商在扬州的活动情况。操“歙语”的是徽商,操“秦语”的是西商(山、陕商人)。明清时期,两淮盐业的经营,几由徽商和西商所操纵。尤其是在明中叶以后,徽商不仅财力超过了西商,而且寓居扬州的人数,也比西商为众。故万历《扬州府志》载:扬州的盐商,“新都最,关以西、山右次之。”这里所记述的,大约是指从弘治(1488— 1505)到万历(1573—1620)这百余年间的事实。到了清代的康、乾时期,两淮盐业达于极盛,而徽商更执诸盐商之牛耳。就以歙县的盐商而论,“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徽商在两淮的势力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