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交替传译中基于认知负荷的笔记技巧调整——以大成律师事务所“海外并购风险和措施”和2017年浙商总年会“2017经济形势”演讲模拟会议为例
日期:2018.01.01 点击数:3

【类型】学位论文

【题名】中英交替传译中基于认知负荷的笔记技巧调整——以大成律师事务所“海外并购风险和措施”和2017年浙商总年会“2017经济形势”演讲模拟会议为例

【作者】 任晓雨

【关键词】 认知负荷 信息处理 笔记技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年度】2018

【学位名称】硕士

【导师姓名】张爱玲

【分类号】H315.9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摘要】交替传译中,笔记起到连接输入和输出两大阶段的重要作用,是译员对源语信息理解、分析和处理的体现,也是译员准确、完整地还原源语信息的保障。根据法国巴黎高级翻译学院丹尼尔·吉尔教授的认知负荷模型理论,源语密度、外部干扰因素、说话人个人风格和信号易损性信息(如数字、名称或缩略语)等因素的差异,会导致源语对译员认知负荷需求的不同。因此,译员应当根据源语认知负荷需求,灵活地调整笔记策略,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有限的精力,准确、完整而流畅地传达说话人的信息和意图。本文对比研究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石锦娟律师“海外并购风险及相应对策”模拟主题演讲和马云先生在2017年浙商总年会上“2017年经济形势”的模拟主题演讲,分析译员笔记策略的不同,总结出中英交替传译中,不同认知负荷情况下笔记技巧的调整。当源语认知负荷程度较高时,译员应保证笔记精简高效,避免无效笔记和信息影响听力理解和对核心信息的记录;但是当出现术语时,译员要争取完整记录,若因漏听或不熟悉术语而无法完整记录,应稳定情绪,结合上下文对术语的大致含义进行记录。当源语认知负荷程度较低时,译员可充分利用认知盈余,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对源语逻辑进行梳理,对说话人用词进行一定程度的润色,体现在笔记上,则是适当的删减、补充或修正,从而为输出做好准备,保证使用恰当的语汇和结构实现说话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