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县域地区普惠金融业务拓展研究
日期:2015.01.01 点击数:0

【类型】学位论文

【题名】徽商银行县域地区普惠金融业务拓展研究

【作者】 周琳越

【关键词】 徽商银行 县域地区 普惠金融业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年度】2015

【学位名称】硕士

【导师姓名】邓道才

【分类号】F832.2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下,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放宽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到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国家出台的多项措施使得大型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关注县域市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也纷纷设立。尽管如此,县域地区的“资金贫血”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仍难以有效满足。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对拓展县域市场存有疑虑、徘徊不前;而新型金融机构因自身规模小,实力较弱,无法担起拓展普惠金融的重任。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徽商银行在支持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建设普惠金融上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脱媒的深化也给各大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银行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因此,在县域市场上拓展业务开辟新的增长点既是徽商银行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响应政策导向的必由之路,也是缓解城市竞争压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徽商银行县域地区拓展普惠金融业务既有优势(S),也有劣势(w),既有机遇(0),也有挑战(T)。徽商银行植根于安徽本土市场,在品牌影响力和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近些年安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徽商银行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但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徽商银行在网点布局、后台支撑、产品创新及人才培养上尚有差距。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以及新型金融机构在县域市场上的迅速发展也给徽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县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佳、融资担保机制不健全、普惠金融业务运行成本较高,徽商银行在县域地区拓展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国外,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创造性的利用小额信贷方式为穷人提供资金借贷,助其脱贫。美国富国银行通过细分小微企业市场,运用零售化管理、交叉销售手段以及高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内,邮储银行通过创新普惠金融信用制度和产品,开发特定的普惠金融贷款,为“两小”业务提供资金支持。包商银行则打破“抵押物之上”的传统观念,重视对微小企业客户个人和行业的多角度分析、交叉检验客户贷款资格、严格把控风险,培养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客户。徽商银行应当广泛借鉴国内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在县域市场上积极拓展普惠金融业务。基于上述,徽商银行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拓展县域地区普惠金融业务:第一,加强县域地区网点铺设及电子渠道建设;第二,创新适合县域的金融产品体系;第三,健全管理组织架构和业务绩效考核机制;第四,提高基层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第五,完善县域支行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