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位论文
【题名】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研究
【作者】 刘胜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年度】2016
【学位名称】博士
【导师姓名】庞德良
【分类号】F127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摘要】作为联通亚非欧三大洲、历史影响深远的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是全世界的一份宝贵财富。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尤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丝绸之路的新时期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处于丝绸之路关键位置的新疆,被国家正式确定为核心区之后,如何建设核心区成为重大课题。对其规划和实施进行探讨具有战略理论研究、破解实践难题等多方面价值,探索深度会很大程度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效果。本文对核心区建设的研究思路,是从国家对新疆总体地位的定位(核心区)出发,基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对比研究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把着眼点放在了核心区建设路径的全过程构建,包括对“核心区”内涵的准确界定、目标体系的确定、模式和重点的选择、目标实现的支点。丝绸之路经济带虽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特征,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经济学的空间系统,它区别于以往空间经济活动实践中的“自然空间”、“权力空间”、“协约空间”,而因其互惠前提、强大内核、实践基础,可称为“惠聚空间”。作为其“核心区”,既与邻国不是完全等级别的次区域,又与内地省市无支配性影响力,所以“核心区”基本内涵定位可以聚焦三个层次:自身发展实力、活力和辐射力;为国内向西开放的服务和支撑;对邻国合作水平。据此,延伸出“三个维度”的目标体系规划,在每一个维度中形成有方向引领作用的远期愿景和有直接操作价值的近期目标,勾勒出核心区标志性指标,这是核心区建设战略总的引领。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模式选择必须侧重关注局部合作和区域合作机制,其中比较现实和关键的是突破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要强调以推行多边次区域合作模式为主体,利用好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跨国边境合作区、边境自由贸易区、论坛会议驱动等载体为辐翼,实现富有实效的边境区域合作。要按照核心区定位发挥支点作用,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开展能源合作、旅游合作、农业合作、商贸合作四个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为战略重点。模式选择与战略重点,构成和路径选择的主体,但还离不开必要的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真正把“核心区”的地位挺起来,最大的支撑条件是自身壮大,关键是全面改进工业、交通、金融和完善体制机制;最主要的保证措施则是政策体系、组织推动和确保社会稳定和谐,这是核心区路径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核心区稳定构建的基石。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带动了相关研究的重新兴起,核心区建设作为其中重要课题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本课题基于历史和现状,以内涵界定挈领,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链条的路径体系,这一主要研究成果对于相应领域的实践及再研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受理论支撑充沛度和实践局限及工作定式影响,尚需理论上更深入的探索和专题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