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位论文
【题名】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沿线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
【作者】 陈婧雯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年度】2017
【学位名称】硕士
【导师姓名】周江
【分类号】F124.5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摘要】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剧烈转变,对化石燃料过度依赖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最直接的影响是全球温室效应、高山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从发展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逐步达成绿色发展共识,强烈呼吁减少碳排放。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要进行发展方式全方位转型,既不牺牲经济增长也不能忽视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而在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落实碳减排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中国预计将在未来十年间开展智慧城市计划,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重,预计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可尽早达到峰值。“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我国与周边邻居连接起来,其中位于我国境内的东部5省作为海上门户,西北5省连接起中亚、西亚,西南4省市起连接南亚,历史上“丝绸之路”被视作文化符号,如今它又被赋予了欧亚大陆区域经济合作创新模式的新主题,通过建立海路、陆路到航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纽带,将中亚、东亚、西亚和欧洲大陆联结起来,通过区域合作强化多变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友好往来,为亚欧大陆一体化进程打好基础。“丝绸之路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资源,同也是生态脆弱的地区,在迎接发展机遇和承担环境压力的矛盾凸显的背景下,绿色低碳成为该区域协作必不可少的主色调。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研究区域差异及有关地区碳排放实证分析的文献后,对相关区域及生态理论做了自己的梳理和总结,并借鉴了一些成熟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论文中,首先对不同省份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又对各省导致碳排放驱的因素加以分析,掌握各区域碳排放实际情况,从而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在此思路下收集相关数据对丝绸之路沿线十四省区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借助IPCC清单法对2005年至2014年丝绸之路沿线省区进行碳排放量测算,大致了解各省区碳排放基本情况,发现近十年各省碳排放总量绝对值在不断变大以外,碳排放增速和经济增速有着相似的变动趋势。其次,利用Kaya模型对导致碳排放的主要四个因素进行分解并量化其影响大小,即:能源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发现各区域追求经济规模增长及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是导致目前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文章末尾,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将十四省区分为东部、西南、西北三个区域,对整体和各自的碳排放情况做了总结,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并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