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陕西会馆

成都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现在的蓉城饭店内)。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寓川的陕西人祭祀先贤、议事营商、拜亲宴友、科学借宿的地方。

最具盛名的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现在的蓉城饭店内)。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寓川的陕西人祭祀先贤、议事营商、拜亲宴友、科学借宿的地方。嘉庆二年(1797年)经过扩建和修葺。现存建筑乃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陕籍四川布政司预首倡,成都"庆益""益泰"等33家陕人商号集资重建。整个建筑凝重端庄,古朴而有气势,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较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体现出清代较高的建筑水平。其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式,覆以黛色简瓦;底楼擎柱皆为石质,木制门窗雕镂精细,斗枋纹饰彩绘飘逸。会馆门匾"陕西会馆"四个字,为于右任所书。

清代成都在经济恢复后,各地来往的商贾、旅客络绎不绝,城市工商业繁华。旅居成都或省内其他州县的外省人日渐增多,会馆便成为这些同乡人往来、聚集的理想地方。根《成都通览》记载,清代先后在成都市区设立的会馆,可考的就有16家之多。如陕西街的陕西会馆,原在卧龙桥街、现迁至龙泉洛带镇的川北会馆。此外,城内还有公所(具备会馆性质、各行业帮会处理事务的场所)19处。

陕西人在成都建"陕西会馆",还有段颇令人惊叹的神奇故事。据传在三百多年前,那时一些成都人还不具有现在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胸怀,不愿意卖地皮给"老陕"(川人以前称陕西人为老陕)修会馆。后来陕西人不知经历了多少波折,好不容易才高价买下了一个烂泥塘及其周边堆垃圾的荒地,作为会馆的修建用地。要修会馆,首先得用土石将烂泥塘填平,可当时有人竟不许他们在当地取土。万般无奈之下,他们竟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惊人决定:由同乡会发起倡议,凡从陕西到成都来的,每人都必须至少携一麻袋本乡的泥土,到陕西同乡会地基倒入烂泥塘。就这样,两年后,从陕西运来一袋袋黄土高坡的泥土,才把近一亩的烂泥塘填平,之后筹资建起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陕西会馆。对于"不远千里运泥土来成都填烂泥塘"一说,曾有人表示这是不可理喻的神话,甚至连连摇头不以为然。其实这事大可不必较真,有一点是肯定的,陕西人那种"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不得不让人赞叹和敬佩!

到了嘉庆二年(1797年),陕西会馆扩修了正殿,且在大殿后筑有以祭祀陕籍名医孙思邈的"药王庙",可后来毁于战火。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年),陕籍川省布政使程预首倡,在成都的"庆益"、"益泰"等33家商号出资,又在原址重建了一座比康熙年间的陕西会馆更为气派的"陕西会馆"。

清末保路运动风涌之时,曾在此会馆内建保路同志会的分支机构。新中国成立后,会馆曾一度改作招待所。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许多会议都曾在此召开。现在的陕西会馆仍在原址,位于蓉城饭店内,仅存大殿,已修葺一新。大殿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05平方米,通高18余米,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覆黛色筒瓦,两层翘檐。正脊两端各有1.5米高的龙形兽物。底楼擎柱为石柱,四角石柱到顶。大殿木质窗棂,雕镂精细,斗方云饰,彩绘飘逸。整个大殿体现了北方建筑的浑厚风格。1981年4月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陕西会馆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