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汲歌镇山陕会馆

武山滩歌,是一座千年古镇。这里有始建于唐初的万花寺、余威犹存的镇兴堡以及特色鲜明的明清古街,却很少有人提及标志着古镇商贸繁荣的山陕会馆。据当地老人讲,山陕会馆是明清时代远来滩歌镇经商的山西、陕西及部分山东商人合资捐建的,故称山陕会馆,当地人则称为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明清古街中段之南,建筑模式与今陕西乾县南关会馆相似,略呈长方形,由大殿、抱厦厅、钟鼓楼、凤仪楼等建筑构成。大殿坐北朝南,塑财神关圣帝君神像,四门八窗,上有木纹,宽敞明亮,庄严气派;大殿前是抱厦厅,为设宴恭祝财神圣诞之所;大殿东侧有钟楼,西侧有鼓楼;凤仪楼坐南朝北,俗称戏台,台基一人多高,硬山式屋顶,兽脊,后墙开二圆形月窗,雕梁画栋,椽头包着金属打制的花形,有前台、后台,前台宽敞高亮,整座戏台古朴典雅;东西两面是围墙,西面有一间厢房;宽阔的院子可容纳一二千人看戏,院中有一铁铸狮子,背驮一铁旗杆,戏台两侧各有一座双扇大门,为出入通道。


会馆,亦称公所,是封建社会手工业者或商人在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条件下,为限制竞争、规定生产或业务范围,解决业主困难和保护同行利益等,由同乡或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组成的封建团体。起源很早,汉唐已具雏形,明代始有会馆之称谓,清代更加盛行,一般以县、府、省为单位,也有由相邻地区合组的。滩歌山陕会馆显然属于合组的。


有会馆的地方,必定是商贸繁荣之地,滩歌镇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滩歌自古就是一个胡汉杂居之地,从秦汉以来的西戎、氐、羌到唐宋时期的吐蕃、党项等,各部族之间的贸易就没有间断过,由随时随地的物物交换,到金属货币的商业贸易,再到定时定点的纸币贸易,滩歌镇的商业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地点也由各山村寨堡之间集中固定到了平旷的滩歌川中。这样,滩歌曾经既是当时北宋王朝西部边陲的军事要塞,又是汉蕃边境商贸互市的经济重镇。


到了明朝中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城市工商业经济在我国东南沿海蓬勃发展,滩歌也应时而动,封建商业贸易更加繁荣,成为明清重镇,并在滩歌川中逐步修建了有387间商铺的“明清古街”,分上街、中街、下街。主街道东西走向,略呈弧形,长620米,宽4—10米,有南北走向的两条分支街道,整体呈“π”字形。山陕会馆就座落在两条分支街道的中间。  

“新寺马力乐善镇,八宝出在滩歌镇。”“乐善”即今洛门,明朝称“乐善”。可见滩歌在明清时宁远(武山)的四大集镇中独领风骚。滩歌背倚天爷、太皇两大山脉,山青水秀,森林茂密,盛产木材山货、药材野味、牛羊粮果,再加上交通四达,就吸引了大批外地商贩。


会馆修建的具体时间,尚待考评。可自建成后,差不多每年四月,皆有祭祀活动和戏曲演出,大商人们聚会敬奉财神关圣帝君,共商经商大业,百姓则在劳作之余看戏串亲戚,享受精神文化大餐。小商小贩们更是一举两得,摆摊看戏两不误。这时的会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1975年,会社领导破“四旧”,拆除了全部建筑,在大殿之外建起了供销社的仓库,戏楼之处建成了商铺。从此,山陕会馆从滩歌人的视野中消失了。

 

现今会馆惟一幸存的是刻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的一块石碑,系当时宁邑令任含章书写,查新编《武山县志》,无此人,疑缺遗。碑文主要记载了是年四月中旬在会馆演戏三天,针对当时市面上一些盐商屯积居奇、投机垄断、谋取暴利、扰乱市场之风,官府和盐行及众行同公商议,制定盐行行规,整顿盐业市场秩序混乱的事情。规定不准私买私卖食盐,并派乡保巡查,如有违犯,即通报各盐行同仁,并送官府惩处。如有人想开盐店,须交纳公银12两、行规银12两,每升盐出钱1文施为会馆焚修香火之资。如停业不开,所余存盐须照行价转卖与同行,不能任意卖与他人。结尾写明盐商李元一、周登鳌,盐店秦兴店、天成店、和盛店、义兴店及壮班、乡保、众客等姓名。此碑对研究滩歌镇商业在明清时代的发展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滩歌山陕会馆是明清时代滩歌商贸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当时百姓精神生活的乐园。她和滩歌万花寺等众多的古迹一样,是历代先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她曾经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滩歌镇明清古街这条玉带的中央。她昔日的辉煌,至今仍留在好几代滩镇子民的心中!